• 您好,欢迎来到鄂托克旗人民政府!

走进鄂托克

自然资源 您的位置:首页 > 走进鄂托克 >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概况

  鄂托克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部,东临乌审旗,南接鄂托克前旗,西与乌海、宁夏、阿拉善盟交界,北与杭锦旗毗邻,是鄂尔多斯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坐标为东经106o 41′~108o 54′,北纬38o 18′~40o 11′之间。全旗东西宽188公里,南北长209公里,土地总面积20367.18 平方公里。旗人民政府所在地乌兰镇位于旗境中部偏东南,距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东胜区237公里。
(一)地形地貌
鄂托克旗以波状高原为主,呈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800米。阿尔巴斯山主峰乌仁都喜(桌子山)海拔2149.6米。西北部边缘向黄河倾斜,呈条状分布于沿黄河一带的蒙西镇和棋盘井镇北部地区,形成了黄河冲积平原,最低海拔标高1055.5米。
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100~1600米之间,西部、北部除桌子山一带为中低山丘陵地形外,其余大部分地区为缓慢起伏的波状高原和一部分比较平缓的桌状高平台。主要分布在棋盘井镇及以东大部分地区、蒙西镇东南部、阿尔巴斯苏木和木凯淖尔镇大部。
东部、南部为连绵起伏的毛乌素沙地,多为剥蚀洼地和沙丘堆积地形。主要分布在木凯淖尔镇南部、苏米图苏木和乌兰镇。由高度、大小不一,密集程度不同的新月型沙丘和沙山组成。海拔一般在1200 — 1350米之间。沙丘间有常年积水的小湖泊,局部地区有盐渍化现象。该地区地下水埋藏较浅,潜水比较丰富。   
(二)气象
鄂托克旗地处中温带温暖型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气候总的特征是:冬季漫长而寒泠,夏季短促而炎热,寒暑变化大,风多雨少,气候干燥,蒸发强烈,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
鄂托克旗1980~2005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22.0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2359.1毫米,是降水量的8倍以上。4~9月份作物生长季降雨量241.8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88.95%。降水量地域差异明显。总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东南部大于300毫米,西北部小于200毫米,中部一般在260毫米左右。全旗境内气候干燥,相对湿度多年平均为48%,年平均降雪10.9天。全年平均气温7.0℃,全年≥10℃积温2800~3300℃。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左右,作物生长季(4~9月)日照时数为1600~170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29天,最长无霜期161天(1983年),最短无霜期为102天(1968年)。大风多集中在冬春两季,尤其是春季。多年平均风速3.1米/秒。旗北部、西部的风力大于东南部,平原大于山地,山地大于草原。
灾害性天气为干旱和风沙危害。本旗一年四季均有干旱出现的机率,但以春旱为最多,大旱几率以秋、冬为最多。本旗是西北冷空气路径的门户,加之气候干燥,沙漠多,下垫面疏松,植被稀疏低矮,促成大风出现的次数多,风力强,风沙大。一年中大于等于6级的大风日数为46.6天,全旗历年平均沙暴日为17天,沙暴出现以3-5月为最多。据测定,大部分流动沙丘每年向前移动5-7米,半固定沙丘移动2-3米。其他土地的表土风蚀1-3厘米。
(三)土壤条件
全旗境内土壤因受地貌及生物气候条件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土壤分布由东南部栗钙土,向西北部过度到棕钙土、灰漠土。
栗钙土主要分布于木凯淖尔镇、苏米图苏木境内,乌兰镇东部地区也有分布。其分布面积为257.65万亩,占总面积的8.43%。该类土壤的基本特点是,具有腐殖质积累和碳酸钙聚集的成土过程,腐殖质层较厚,为栗色,有机质含量较高,质地为沙、壤质。植被以旱生、中旱生植物为主。
棕钙土主要分布在阿尔巴斯苏木、棋盘井镇东部和南部、乌兰镇北部等地区亦有分布。其面积为1689.54万亩,占总面积的55.22%。其特点是,成土母质是洪积—冲积物,地表普遍砂砾质化,土层不厚,以棕色为主,适应于超旱生的小灌木和多种牧草生长。
风沙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苏米图苏木、木凯淖尔镇、乌兰镇南部及阿尔巴斯苏木的西南和西部。其面积为690.19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22.56%。风沙土是风积母质上发育的幼年土壤,地貌特征多构成各种类型的沙丘,生态不稳定,以易于改变原有景观。
草甸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丘间低地、湖泊周围和都斯图河即黄河沿岸的低地上。面积244.53万亩,占总面积的8.0%。一般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水分充足,有机质含量较高。地表生长着比较茂密的湿生性草甸植被。
灰漠土主要分布在棋盘井镇境内的山地以西的坡地、冲洪积平原地及蒙西镇地区的梁地上。其面积为162.13万亩,占总面积的5.5%。其结构松散,肥力低泛,植被稀疏,植物种类单调。
除此之外,在一些沙丘、梁滩相间的滩地上,土壤发育因受潜水影响,分布着隐域性的盐土和沼泽土,面积近11.05万亩。盐土主要分布在苏米图苏木、乌兰镇部分湖泊边缘,阿尔巴斯苏木和乌兰镇以西都斯图河沿岸的阶地上。沼泽土零星分布在苏米图苏木、乌兰镇、木凯淖尔镇等地的局部低凹积水处。植被主要生长有湿中生、盐生、沙生植物。
(四)水资源
根据地下水的贮存条件可划分三种基本类型。
松散岩类空隙潜水:该类地下水只以潜水的形式赋存,按其成因可分为沟谷潜水、湖积平原潜水、冲洪积平原潜水、风积沙潜水。其中沟谷潜水分布于桌子山一带沟谷及都斯图河流域地段,地下水分布随着沟谷中第四系堆积厚度,沟谷基底的起伏变化而变化,该类地下潜水多以条带状分布;湖积平原潜水分布于东南部苏米图苏木斯布扣地区,由于含水层孔隙度大呈连续性的分布,赋存有较丰富的地下水;冲洪积平原潜水分布于黄河冲积平原的阿尔巴斯苏木西部,由于该含水层孔隙发育有利于地下水的赋存,地下水分布在黄河一、二阶段地上;风积沙潜水主要分布于毛乌素沙漠地段,一般在沙丘低洼处较赋有。松散岩类空隙潜水水位埋深1-50米。矿化度小于3克/升,单井涌水量在富水区大于1000吨/日,中等区100-1000吨/日,贫乏区小于100吨/日。
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按埋藏条件、水力特征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其中上层滞水分布于棋盘井镇百眼井村、阿如其日嘎村和阿尔巴斯苏木东北等地,该类分布呈不连续性多具有湿润季节出现,而干旱季节消失;潜水分布于波状高原的桌状高台上,即棋盘井镇东部、阿尔巴斯苏木东北一带,水位埋深大,水量贫弱;承压水,境内除棋盘井镇东部、阿尔巴斯苏木东北一带外,其他地区广泛分布,厚度大于100米,孔隙发育,有利于水的赋存与运行。矿化度小于3克/升,单井涌水量在富水区大于1000吨/日,中等区100-1000吨/日,贫乏区小于100吨/日。
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桌子山一带,在断裂破碎带赋存较丰富的地下水,并有统一的自由水面,除此而外其他地区基岩裂隙水减弱,水埋深随地形的起伏变化而变化,呈条块状分布,水位埋深一般为0-100米,矿化度小于1克/升。
鄂托克旗河流水系主要由黄河、都斯图河、山洪沟及内陆湖泊组成。黄河入境全长51公里,水面宽度250—1200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73.05亿立方米。都斯图河为黄河一级支流,境内全长165.8公里。集水面积832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450.3万立方米。河水主要来源于地下水的补给和雨季洪水的汇集,流量大小随季节而异,一般春汛期和7、8月份较大,枯水期较小,局部地方有断流现象。此外,境内还有长短不一的河流23条,总长955.87公里。
境内有湖泊25个,均属内陆湖泊,其中较大的是查汗淖湖、巴彦淖湖、达拉图鲁湖、哈马尔太湖等。主要分布在沙区的梁间低洼处。面积大小不一,大的约8平方公里,小的不足1平方公里。蓄水程度均很浅,水深一般为0.5~2米。干枯年湖面缩小,有些甚至干枯,而丰水年则湖面扩大。湖水盐渍化程度较高,在农田、牧场灌溉方面基本没有使用价值。
据鄂托克旗水资源综合规划数据,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4701.62万立方米(地下水矿化度≤2克/立升为33026.25万立方米)。自产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多年平均为20670.12万立方米(地下水矿化度≤2克/立升为19789.80万立方米)。取用黄河水指标5519.1万立方米(农业用水1850万立方米,工业用水3669.1万立方米)。因此,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多年平均为26189.22万立方米。
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全旗总用水量18248.3万立方米(地表水为3019.1万立方米,地下水为151229.2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为15666.7万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85.85%;工业用水量为1917.6万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0.51%;居民生活用水量为307.9万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69%;生态用水为269.6万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48%;建筑用水86.5万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0.47%。农业:工业:其它用水的结构比例为85.85:10.51:3.64。
 
    草原类型及分布
    鄂托克旗天然草地资源总面积为2962.36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96.97%,其中,可利用面积为2619.75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88.43%。鄂托克旗地域广阔,地形、气候变化多样,天然草地自然景观以温性荒漠草原为主,面积2335.24万亩,在全旗草原面积中比例达到了78.83%,其中平原丘陵荒漠草原亚类分布在旗中部,面积1179.70万亩,占全旗草原总面积的39.82%;沙地荒漠草原亚类分布在东南部毛乌素沙地,面积1085.48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36.64%。西北部高原为草原化荒漠亚类388.91万亩,占草原总面积13.13%;隐域性低洼处分布着低地草甸类为137.1万亩,占草原总面积4.63%;除此之外,局部还分布有温性典型草原类和温性荒漠类,面积分别为33.90万亩和67.14万亩,各占草原总面积1.14%和2.27%,沼泽草地面积最少为700亩。
 

网站声明  丨  网站地图